由於網路創業門檻不斷下降,小公司與個人對線上支付的需求不斷上升,「信賴付款」業者應運而生。然而兩岸政府對於信賴支付業者的管理政策差異,正讓著整個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往不同的方向飛奔而去

網路金流之於電子商務,就像支票之於商業 交易一樣重要。付款方式的信賴度,一直是網友們是否願意網路購物的重要因素。金融單位囿於風險與信用擴張控管等因素,過去信用卡線上收單只限於資本額與營 收具有相當規模的公司才能擁有,然而由於電子商務模式發展迅速、網路創業門檻不斷下降,小公司與個人對線上支付的需求不斷上升,「第三方信賴支付」業者就 應運而生,經濟部商業司的「電子商務法制及基礎環境建構計畫」中,也將推動「網路信賴付款機制」列為年度工作重點,金流機制健全之重要性可見一斑。

信賴付款機制的原理

「信賴付款機制」(Escrow Payment)另一個較為熟悉的名字,叫作「代收付服務」。以買賣雙方的身份區分,「代收付服務」可粗分為兩大類,包括由信用卡付款閘道業者 (Payment Gateway) 所演化而生的B2C信賴付款機制和純粹個人之間的C2C金流服務 (如美國非常成功的 Paypal)

買 賣雙方把交易的價金先交給一個值得信賴的第三人保管,當買方下訂單時,把錢寄放在這個第三方單位的手上,當賣方出貨給買方、買方確收無誤以後,再通知代收 單位把錢交給賣方。對於買方來說,不用擔心錢付了拿不到貨,對於賣方來說,也不用擔心出了貨後來發現是偽冒交易讓錢被要回去。

理論上,透過良善的管理,信賴付款機制可以建立網路交易彼此信賴的功能,對於提升電子商務競爭力來說,極有助益。然而科技永遠走在法律前面,僅管代收付服務對於電子商務很重要,然而代收付服務業者的適法性一直處於灰色地帶。

代收業者良窳不齊十分嚴重,謹守本份的業者缺乏適法性的協助,只能以高標準的自律機制 (如將代收款交付信託) 自清,動輒綁手綁脚;大膽的業者則無視於法令限制,過度擴張信用,甚至非法吸金、惡性倒閉的事件時有所聞。

擁抱 vs. 圍堵

2006 年底,兩岸政府對於網路金流服務的一些政策,各自投下了不一樣的石頭、激起了不同的漣漪。台灣這邊,金管會以簡單的會議決議要求銀行必須與代收業者、網路商店以三方合約形式簽約,這無疑對小公司,甚至個人的代收付築起一個高門檻。

對銀行業者來說,與一般網路收單業務相較,屬長尾市場的小型企業與個人代收付市場,徵信與風險管理成本相形較高,但單店的營業規模往往不高,因此銀行業者多不願意全面擁抱,或是加上更多管制措施,以免發生風險控管上的疏漏。

對正規代收付業者來說,只是受到更多執行面的限制,因而無法有效開拓市場、達到經濟規模,甚至淪於「隨人顧性命」的窘境。對於原本就遊走法令邊緣的業者 (其中不乏知名入口網站平台業者) 來說,因為缺乏配套規範與法條,主管單位仍然無法有效管理,處於「睜一隻眼、閉一隻眼」的混亂狀態。

中國第三方金流改造網路信賴

而在彼岸,2006 年是中國所謂的「支付元年」,同一時間冒出四、五十家金流業者,業界也流傳著中國政府將以發放特許牌照方式,確保支付業者的經營能力與規模。2006 年底,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司長許羅德表示,「關於電子支付規範的二號文件將於明年上半年出台,包括對第三方支付組織的規範管理,也將有相關辦法出台」。

一般認為,2007 年上半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將重新洗牌,留下具有資本規模、運營經驗、客戶規模的支付廠商。中國目前的網路第三方支付市場,大致跟著C2C市集的市佔率走,由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、騰訊旗下的財付通eBay旗下的貝寶三分天下,其中支付寶為最大龍頭。

根據支付寶所發佈的資訊,至 2006 年底,支付寶每日交易數達四十六萬筆、金額達 1,280 萬美金,註冊會員數達三千三百萬名,使用支付寶的外部賣家 (不含淘寶賣家) 達三十萬名。

驚 人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,除了中國網路市場蘊含大商機之外,更重要的是,過去我們認為金流和物流是中國網路購物市場的障礙,今天,這個觀念得完全改變。由 於第三方支付業者的努力,以及金流與商務流的高度整合,量變已經產生質變。網購消費者,因為有值得信賴的交易市集與支付工具,更放心地進行購物,而巨大的 交易額也無疑為平台的安全與信賴度作了明證。

為 了讓第三方支付「中間保人」的角色更加穩固,將物流到貨資訊也整合進支付流程裡,以讓這個保人確定真的銀貨兩訖,是相當重要的一環。在支付寶網站的交易管 理中直接選擇推薦物流,即可通知與支付寶合作的物流單位上門取貨,物流公司的資訊系統亦與支付寶整合,當貨品送達簽收以後,資訊即回傳至支付寶,並讓買賣 雙方都得悉狀態,以便進行後續的貨款發放流程。

2006 年底支付寶也與中國郵政體系宣佈合作,提供「EMS電子商務標準快遞」與「e郵寶」兩個服務。前者採用內陸航空運送、後者採用全程陸運,即便是全程陸運,也可以在四至五個工作日之內,以低於EMS快遞的運費,寄達中國全域。目前已有九個省市 (包括上海、北京、天津、江蘇省、山東省、廣東省、浙江省、河北省、福建省) 的賣家可以享受「到府取貨、全國配送」的服務,試用範圍正逐步擴大之中。

其實類似的全域快遞服務,在中國境內有相當多種選擇,也有相當多提供貨到付款的代收服務,甚至保值服務,雖然還沒有類似台灣的超商物流通路出現,也還沒有低溫宅配服務可用,但對於一般類別商品,已是相對成熟可信賴的解決方案。

在 去年底中國通過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》,其中規定「金融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建立客戶身份識別制度」、「通過第三方識別客戶身份的,應當確保第三方已經 採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戶身份識別措施」。這與前期我所提到的支付寶採取「身份資訊識別」和「銀行帳戶識別」兩道實名驗證程序精神相符,也為支付寶向會員要 求提供身份證掃描檔與銀行存摺帳號建立了法源基礎。

而 在中國「十一五」規劃中也明確提出:要「積極發展電子商務。建立健全電子商務基礎設施、法律環境、信用和安全認證體系,建設安全、便捷的在線支付服務平 台。發展企業間電子商務,推廣面向中小企業、重點行業和區域的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與服務」,正是充份了解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對於整個經濟環境產生的巨大推 動力之下所產生的結論。對照兩岸對於運用新興科技改善金融體系的政策與作為,可以看出對岸政府比台灣更有「積極開放、有效管理」的概念與眼界。

期待台灣作為

金物流基礎建設是電子商務發展最重要的磐石,其實在技術、創意與整合能力各方面來說,台灣的金、物流業者絲毫不較對岸遜色,前面所提到的第三方金、流與物流整合服務,在台灣幾年前就已問世

台灣業者甚至發展出更多對岸尚未實現的概念,像線上分期、紅利折抵、超商取貨付款、超商代收、晶片卡/簡訊轉帳、低溫宅配,甚至最近廣為討論的非接觸式信用卡/電子錢包等等,皆是台灣業者不斷創新發明或引進改良下的傑作,豐富了台灣網路購物的方便性。

然而政府的法制落後,卻在無形中扼殺了台灣業者的生命力,期盼主管當局能以跨部門的眼界與整合力,化阻力為助力,協助台灣業者在電子商務界保持領頭的優勢,才是全民之福。


【本文發表於 2007.2.15 之數位時代雜誌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usio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